高盛2024年全球宏观论坛精华

JAN 2024

迈入第15年,高盛全球宏观论坛 (Global Macro Conference) 在上周于香港举行。高盛经济学家和策略师、各界学者及投资者齐聚一堂,共同展望全球宏观经济、股市表现、风险偏好等投资议题,探讨地缘关系和多个经济体今年选举所带来的资本市场挑战与机遇。本次论坛吸引了线下及线上共上千位嘉宾的参与。

经济展望 

由左至右:高盛研究部资深策略师艾莉森·内森 (Allison Nathan)、首席经济学家哈哲思 (Jan Hatzius) 、首席欧洲经济学家亚里·斯特恩 (Jari Stehn)、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迪安竹 (Andrew Tilton)

高盛的经济学家们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7% ,高于市场预期。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哲思 (Jan Hatzius) 认为,随着大部分经济体走出疫情阴霾、通货膨胀降温、就业市场复苏,以及各央行释放降息的讯号,他对全球经济展望保持乐观。他也重申其观点,认为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相对较低 (15%),且预计2024年金融状况将继续转好。通过现场的即时投资者调研,62%的与会者也表示相比一年前,他们对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更为乐观。

针对大家较为关注的“降息”议题,哈哲思表示基于美联储会希望在通胀降至2%水平前便开始降息的假设,他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三月第一次降息,且2024年全年降息五次,基准利率将在2025年中来到3.25-3.5%区间。

高盛研究部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迪安竹 (Andrew Tilton) 也分享了对区内经济的展望。虽然中国经济增长趋缓,迪安竹预计2024年中国的各项宏观政策将继续向前发力,伴随早前公布的中央政府债及中国人民银行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支持力度将超出2023年。进出口方面,由于高盛研究部对全球经济判断乐观,这对中国外需和出口形成支撑,预计贸易价格将在2024年企稳。

高盛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也分享到,虽然中国的低通胀对出口有利,当前的水平却为去杠杆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2024年还会存在一些通缩压力。她也提到目前对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预测为6%,如果储蓄率能稍微下降,对于消费会有很大的提振作用;投资对于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在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下,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长有望加速。

高盛研究部的首席欧洲经济学家亚里·斯特恩指出,伴随通胀显著回落、薪资增长及制造业回稳,再加上金融环境和信贷所带来的拖累逐渐消弱,欧洲2024年经济增长有望摆脱前几年的阴影。亚里认为欧洲央行最快可能在今年四月开始降息,并以每次降息25bp的节奏直到政策利率可以在2025年初回到2.25%的水平。

股票市场  

由左至右:高盛全球银行及市场部亚太区股票分销及执行主管罗伯特·德雷克布洛克曼 (Robert Drake-Brockman)、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大卫·考斯汀 (David Kostin)、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 (Timothy Moe)、全球首席股票策略师彼得·奥本海默 (Peter Oppenheimer)

高盛的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大卫·考斯汀 (David Kostin) 认为,综合了当前较为乐观的美国宏观经济展望及较低的小盘股估值,覆盖小盘股的罗素2000指数在未来6及12个月将上涨9%及15%,为投资者带来相对可观的回报。而从大盘股来看,大卫预测标普500指数从目前到2024年底上涨7%至5100点,加上股息的全年总回报率约为9%。

高盛的全球首席股票策略师彼得·奥本海默 (Peter Oppenheimer) 提到欧洲股市今年情况较前几年更为乐观。欧洲整体股市虽然仍存在流动性欠佳等结构性缺陷,但金融及能源板块当前的增长及现金流仍较为可观,亦相继进行企业股票回购、派息等安排。彼得表示这些板块当前的低估值令股票更具吸引力,认为欧洲股票是赚取股息或分散投资风险的良好选择。

高盛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 (Timothy Moe) 也分享了他关注的三大亚太区投资主题:日本推动公司治理改革、“印度制造”及“中国再平衡”。他也强调,股票的盈利交付能力仍然是股票表现的关键驱动力。

针对A股及港股的比较,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短期相对看好A股,认为A股的流动性较佳且跑赢港股概率更高,目前A股估值也在历史低位水平;板块配置上则注重科技领域。

在股票市场展望的投资者调研环节,35%的参与者表示他们认为相对全球各区域,美国股市的表现仍将最强劲,但认为日本及整个亚太地区股市表现会更好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在板块方面,超过一半的参与者最看好科技板块。

大宗商品展望

随着经济衰退风险降低、发达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回温,高盛研究部覆盖各式大宗商品的分析师对大部分大宗商品展望乐观,也提及大宗商品的对冲价值,预计部分价格将在2024年上涨。高盛研究部原油研究主管Daan Struyven认为原油需求企稳,随着航空燃油需求复苏,原油价格将有可能在今年暑假达到峰值。高盛研究部的中国联席主管陈群则表示, 虽然中国大宗商品的需求受到房地产影响而放缓,但受能源转型、电动车、太阳能发展等长期趋势影响,绿色金属的需求已经翻倍且将继续增长。高盛的大宗商品分析师们最看好石油、黄金、铝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