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里,整体等于各部分之和,但在企业分拆的浪潮下,不少公司显然看见了“1+1>2”的可能性。高盛投资银行业务并购重组团队和安永近期共同发表的报告《公司分拆策略报告》表明,这可能不无道理。
该报告探讨了为何近期大公司越来越流行分拆或其他形式的公司重组,并解析了分拆成功的因素。尽管企业分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作者强调,近年来分拆的重要性已再次凸显。仅在2022年就有30宗已公布的企业分拆交易,占过去十年的15%以上。
通过对2012年至2022年间约160宗公司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分拆交易进行研究,以及对高管的一手调研,报告分析表明,“如果公司分拆执行得当,从宣布分拆到完成后两年,分拆主客体与各自所在的行业指数相比,可以带来大约6%的超额综合回报。”
企业分拆的动机各不相同因,有些公司旗下业务存在内部竞争,有些则出于不同的资本配置考量。但报告认为,近期分拆激增也反映出当前的市场动态。苛刻的运营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疫情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促使公司重新思考自身的优先事项,重新评估并定位其业务组合。
利率上涨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分拆。公司表示,在经历了10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于零、低资金成本之后,基准利率飙升至5%以上对企业发展重心、相关资本配置和业务组合决策造成重大影响。
报告总结道,公司分拆还因“自助不求人”的特性而受董事会青睐。与寻求业务出售不同,分拆和“解散”不依赖于对手方,从而更容易实现。
报告亦提到,近年来分拆的规模越来越大:2018年至2022年完成的分拆案例中近一半的价值超过50亿美元,而5年前这一比例只有34%。根据最新的安永首席执行官展望调查,近一半的受访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积极寻求剥离、分拆或IPO机会。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报告原文:
Our weekly newsletter with insights and intelligence from across the firm
By submitting this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receive marketing emails from Goldman Sachs and accept our privacy policy. You can opt-out at any time.